跟很多設計師一樣,吳才松也經常遇到很無奈的時刻,比如說設計作品在推廣難和報價優先的夾擊下被改換面目等等,但他更享受的是設計帶來的成就感。生活在教會他設計的同時也告訴他一條經驗,只有讓自己的內心不斷強大才能有所作為,而年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。
時間拉回到去年此時,同樣的大賽他得的是優秀獎。一年后,他為自己的設計生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入行四年并不算久,平均每年一項大獎的榮譽卻來得踏踏實實,對于尚且年輕的吳才松來說,他一點一滴累積的設計能力走向光芒四射只是個時間問題。面對獲獎帶來的知名度等附加資本,他坦承自己更在乎內心成長的聲音是否動聽。
自由是家的基調
在吳才松去年獲得優秀獎的作品《早安,未來》中,光與線的交錯是所有設計亮點中的一抹絕色。今年他再次使用了自己最擅長的這一元素,并在其基礎上將設計理念延伸為光、時間、空間以及自由的融合,再加上精致的細部處理和完善的功能設計,更顯大氣與靈動,其中對“自由”的詮釋是他對家裝最深層次的理解,這與他略顯隨意的個性相符。
“緊張的工作之余如果客戶不能從家中得到放松的理由,那么家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,作為設計師要能在封閉的家居空間中為客戶找尋靈魂的出口。”在平時的設計中,他在乎一切能讓人得到靈魂休憩的設計元素,比如說現代風格,又比如說自然元素的使用,“我喜歡發黃的黑白照片,喜歡古樹皮,喜歡民間小藝……這些東西太有靈氣了。”
設計是一場戀愛
在吳才松看來,每次做設計都像是談一場戀愛,要互相理解,用心經營。他會找一些圖片給業主看,也會讓業主們發他們喜歡的圖給自己看;目的是如何準確地表達出各種心情,比如說童趣,比如說淡漠。走進去是一個家,能感覺到生命,而不是個裝修的外殼。他希望自己設計的東西就像業主們可以隨意擺弄的一樣,而不是讓人感覺僅僅請了個設計師。
平時偏好于使用素雅基調的吳才松,也會大膽使用紅色、綠色這樣的顏色。“包括顏色在內,你有能力駕馭多少種元素,就能為客戶找到多少種渠道表達自己。”比如提煉層次感有很多種方法,對于想要營造個性、時尚感覺的年輕人來說,吳才松會選擇使用大面積的灰色水泥磚、玻璃、木紋材質和燈光來完成。
無生活,不設計
在同事、鴻揚家裝首席設計師瞿鐵奇眼中,平日里的吳才松特別喜歡一些國外設計師的作品,比如在建筑理念上相對前衛的庫哈斯等人。不過對于吳才松來說,從生活中得來的“原創”體驗含金量更高,“一味模仿別人而設計出來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可言的。”
街頭拐角處裝修別致的小店、電視里一閃而過的家居畫面……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都有可能被吳才松借鑒到設計作品中去。“我曾經著迷于兩棟建筑間透出來的晨光,隨著時間的流逝,能清楚看到光的移動,那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。”關注跟設計有關的生活細節已經像呼吸一樣成為了他的本能。
跟很多設計師一樣,到處游走、隨身攜帶相機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,但可能會有所區別的是,他很少在乎設計技巧的使用,那些內容太顯刻意,而且缺乏新意。反倒是一些生活中最為平常、別人最容易不屑一顧的畫面被他當做寶貝一樣寵愛,因為只有這才是設計的真諦。
(紅網家居頻道記者 張莉)
上傳時間:2009-12-8